大招之八——水轉印
水轉?。?/span>Hydro Transfer Printing):是利用水壓將轉印紙上的彩色紋樣印刷在三維產品表面的一種方式。 隨著人們對產品包裝與表面裝飾要求的提高,水轉印的用途越來越廣泛。
典型產品:交通工具,電子消費品和軍工產品等
產量適合:小批量到大批量皆可
質量:產品表面紋理精確清晰,但是會有輕微的拉伸
速度:速度快,10-20周期/小時
適用材料
所有的硬材料都適合水轉印,適合噴涂的材料也一定適用于水轉印。最常見的為注塑件和金屬件。
工藝成本
1.無模具費用,但需要利用夾具將多件產品同時進行水轉印,從而降低時間成本
2.時間成本較短,一般每周期不會超過10分鐘。
環境影響
和產品噴涂比較而言,水轉印更充分的應用了印刷涂料,減少了廢料泄漏和材料浪費的可能。
大招之九——絲網印刷
絲網印刷(Screen Printing):通過刮板的擠壓,使油墨通過圖文部分的網孔轉移到承印物上,形成與原稿一樣的圖文。絲網印刷設備簡單、操作方便,印刷、制版簡易且成本低廉,適應性強。絲網印刷應用范圍廣,常見的印刷品有:彩色油畫、招貼畫、名片、裝幀封面、商品標牌以及印染紡織品等。
典型產品:用于服裝,電子產品和包裝等
產量適合:單件到大批量皆可
質量:紋樣細節質量精度極高
速度:手工絲?。?/span>1-5周期/分鐘),機器絲?。?/span>1-30周期/分鐘)
適用材料
幾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絲網印刷,包括紙張,塑料,金屬,陶藝和玻璃等
工藝成本
模具費用低,但是還是取決于顏色的數量,因為每一種顏色都要單獨制版
時間成本:機加工絲印最多每分鐘30個,手工絲印每分鐘最多1-5個
人力成本:在手工絲印中,人力成本偏高,尤其當涉及到多彩印刷
環境影響
淺色絲印油墨對環境影響較小,然而含有PVC和甲醛的油墨具有有害的化學物質,需及時回收和處理以防污染水資源
大招之十——陽極氧化
陽極氧化(Anodic Oxidation):主要是鋁的陽極氧化,是利用電化學原理,在鋁和鋁合金的表面生成一層Al2O3(氧化鋁)膜。這層氧化膜具有防護性、裝飾性、絕緣性、耐磨性等特殊特性
典型產品:手機、電腦等電子產品、機械零件、飛機汽車部件、精密儀器和無線電器材、日用品和建筑裝飾
產量適合:單件到大批量皆可
質量:氧化膜具有防護性、裝飾性、絕緣性、耐磨性等特殊特性
速度:幾十分鐘
適用材料
鋁、鋁合金等鋁制品
工藝成本
在陽極氧化的生產過程中,水、電的消耗是相當大的,特別是在氧化工序。再加上機器本身的熱耗,需要不停地用循環水進行降溫,噸電耗往往在1000度左右,輔助設施的減少可以降低一些電耗
環境影響
陽極氧化在能效方面不算出色,同事在鋁電解生產中,陽極效應還會產生對大氣臭氧層造成破壞性副作用的氣體
采用陽極氧化工藝制作的鏡頭
色彩艷麗的金屬后殼播放器
大招之十一——電泳
電泳(ED-Electrophoresis Deposition):帶電顆粒在電場作用下,向著其典型相反的電極移動,稱為電泳
典型產品:汽車、建材、五金、家電等
產量適合:大批量生產
質量:產品呈現各種顏色,并保持金屬光澤,同時表面性能增強,具有較好的防腐性能
速度:較快的生產速度
適用材料
不銹鋼、鋁合金等
工藝成本
可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連續作業,人工費用低,總的成本較低
環境影響
電泳涂料是以水作為溶劑的,具有不燃性、無毒、節省了大量有機溶劑,大大降低了大氣污染和環境危害,同時也避免了火災的隱患
大招之十二——微弧氧化(MAO)
微弧氧化(MAO):又稱微等離子體氧化,是通過電解液與相應電參數的組合,在鋁、鎂、鈦及其合金表面依靠弧光放電產生的瞬時高溫高壓作用,生長出以基體金屬氧化物為主的陶瓷膜層
典型產品:航空航天領域、IT產品
產量適合:單件到大批量皆可
質量:材料表面硬度高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
速度:較快的速度
適用材料
Al, Ti, Zn, Zr, Mg, Nb, 及其 合金等
工藝成本
微弧氧化起弧電壓高,電流密度大,電流效率低,能耗大,處理成本高限制了該項技術的廣泛應用
環境影響
微弧氧化電解液不含有毒物質和重金屬元素,電解液抗污染能力強和再生重復使用率高,因而對環境污染小
大招之十三——金屬拉絲
金屬拉絲:是通過研磨產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線紋,起到裝飾效果的一種表面處理手段。根據拉絲后紋路的不同可分為:直紋拉絲、亂紋拉絲、波紋、旋紋
典型產品:建筑行業如電梯門板、龍頭、把手等,櫥具如抽油煙機、水槽等
產量適合:單件到大批量皆可
質量:拉絲處理可使金屬表面獲得非鏡面般金屬光澤,同時拉絲處理也可以消除金屬表面細微的瑕疵
速度:較快
適用材料
幾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使用金屬拉絲工藝
工藝成本
工藝方法簡單,設備簡單,材料消耗甚少,成本比較低廉,經濟效益高
環境影響
純金屬制品,表面無油漆和任何化工物質,600度高溫不燃燒,不產生有毒氣體,復合消防環保要求
大招之十四——模內裝飾
裝飾技術(In-Mold Decoration-IMD):是將已印刷好圖案的膜片放入金屬模具內,將成形用的樹脂注入金屬模內與膜片接合,使印刷有圖案的膜片與樹脂形成一體而固化成成品的一種成形方法
典型產品:家電產品的裝飾及功能控制面板、汽車儀表盤、空調面板、手機外殼/鏡片、洗衣機、冰箱等
產量適合:單件到大批量皆可
質量:可用于復雜圖像、產品耐摩擦、可防止表面刮花,并可長期保持顏色的鮮明不易褪色
速度:快速
適用材料
塑膠表面
工藝成本
只需開一套模具,可降低系統成本與庫存成本,降低成本與工時
高自動化生產,制程簡化,有一次注塑成型的工法,將成型與裝飾同時達成,降低恒本與工時,可穩定生產
環境影響
該技術綠色環保,避免了傳統的噴漆電鍍帶來的污染